小伙创立游戏解说公司 70名主播年揽金5000万
沃达文化传媒公司内部,网络游戏主播员工正在幕布前忙碌着
解说新闻、足球、篮球等是一门受人欢迎的职业,然而解说游戏也能赚钱?
在武汉,就有一家这样的公司,专门制作游戏解说视频,是国内最早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
“全球最火的游戏主播一年收入可超千万,比一些明星赚得还多。我们公司做得好的主播,一年也能为公司赚两三百万。”日前,武汉沃达文化创始人于洋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目前,该企业已有70多名游戏主播,几乎横跨互联网上所有的游戏门类,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游戏内容提供商,预计明年企业收入可达4000万-5000万元。
前两年,这家公司曾拿到过1500万的风投,目前正在谈B轮融资。
跟随女友来汉,公司做大女友却谈黄了
“85”后,东北人,绰号“鸭蛋”的于洋,在公司也穿着T恤、拖鞋,头发烫得卷卷的,外表“非主流”,一点也不像老板。
他介绍,自己是在北京上的大学,学的是跟游戏搭不上边的工业设计。学生时代爱玩游戏,考试60分万岁。“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叫‘学渣’。”他笑道。
2008年大学毕业后,不安分的他拒绝了家里找的国企“铁饭碗”,自己找了一份网络相关的工作。
由于爱打游戏,2009年,于洋干脆辞职,和一批游戏小伙伴合伙创了业。一帮人在北京清河、回龙观一带的远郊租了个50多平方米的民房,每天就是打游戏、录视频、在各种论坛上做宣传,慢慢地在圈内有了名气。
但直到2010年年底,长达十几个月的时间里,公司没有一分钱收益。“花的是自己攒的钱,还找爸妈要了一些。每人每月就发个500-1000块的生活费,天天吃不同口味的方便面。”
于洋回忆,大家并没有觉得惨,反而穷开心。当时还有最后5000块钱,花完就熬不住了。
事情很快却出现了转机,一个国外游戏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制作一些内容来进行推广,找到了于洋的团队,他们由此获得了“第一桶金”,起死回生。
因为谈了个武汉女友,2012年7月,他带着十来人的团队,来到了武汉,这里成本更低,空间也大。结果公司做大了,女友却谈黄了。
要当主播除了会打游戏,“颜值”还要高
记者在于洋的公司看到,这是一个“非典型”公司,办公区就像一个大网吧,一排排电脑前,背靠背坐满了打游戏的员工,每个人面前挂着一个大麦克风。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游戏,把游戏打熟以后解说游戏,录制视频教玩家。”于洋介绍。有的主播背后挡上一大块绿布,于洋解释,这是为了录制视频时,把背景抠掉,以防拍到办公区和其他人。
在办公区的背后有“胶囊房”,上班时间还有人躺在里面睡觉。整个办公区装修风格轻松,“科技范”十足。
他介绍,公司130多名员工,大多是1993年-1995年间出生的“90后”。主播大多是帅哥靓女,有的粉丝多达几十万,堪比一座座小型电视台。
“做游戏解说首先要求游戏玩得好,语言表达能力高,最好颜值也高。不过我们这里也有胖子,长得不好看的话得有幽默感,才会有市场。”
于洋介绍,他的业务,就是系统地培训、包装主播,并批量生产游戏视频,相当于充当游戏主播的“经纪人”,从游戏厂商那里获得收益。
游戏正成最热门体育赛事
于洋介绍,游戏解说从2003年前后就有了,那时候许多草根玩家出于兴趣,自己录些视频,加上语音,发到视频网站上自娱自乐,但无法从中获得收入。近些年却爆炸式地发展,成为一个可以商业化运作的行业。
“主要原因是这几年90后成长起来了,他们与80后的消费观念不同,已经形成了为游戏付费的习惯。”
他介绍,游戏电竞正在成为最热门的体育赛事,5年后将比足球还火爆。
如DOTA(守护遗迹)每年举办一次全球比赛,奖金多达1亿人民币,已经超过了NBA。总决赛那天,全球同时观看的人数达到4700多万。办一场全球性游戏竞赛的钱,可以举办十几个“温网”。
数字显示,2014年,中国游戏电竞用户为7300万,到2018年将达到1.9亿人。
“游戏解说行业未来大有可为。”于洋很有信心,目前,他的公司正在谈B轮融资,即将迅速扩张,到明年,主播将达到150个。
他表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难找,尤其是懂互联网运营、商业推广这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