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虚报融资额,这样真的好吗?
近期,一波又一波的创业公司公布了融资的消息。你3000万美元,我5000万美元。你7美元亿,我8亿美元……看着融资额不断攀高,真心有种不少投资人犯傻,到处胡乱发钱的赶脚。不过,据圈内一些“正常”的投资人透露,给融资额注水是商界的潜规则,早已是陈规陋习,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那么,究竟融资额的水分有多大呢?为什么要虚报呢?虚报融资额真的好吗?听笔者一一道来。
水分有多大?
一位圈内的投资人告诉笔者,关于融资额的夸大,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把人民币说成美元。比如明明是2000万元人民币,在对外公布的时候就成了2000万美元,这就等于在原有融资额的基础上翻了6倍。当然,除了这种方式,乘以3、乘以4、乘以5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
这名投资人说,这些都没什么,最近某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在公布融资额的时候更大胆,直接乘以了10,确实有点过了。当然,除了融资额,很多数据都存在夸大的可能,比如用户数、收入、盈利等,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
为什么要虚报?
虚报的原因有多种。对创业者来说,夸大融资额能够很好地吸引投资机构和业界的注意,给竞争对手压力,增加曝光量,提高估值,引起市场的尖叫,即便引发质疑和争议也无关紧要。况且当下,争议就是影响力。对投资人来说,也乐意配合创业公司故意夸大融资金额,以彰显自己的资本实力。
据说,有很多投资机构都是在虚假的数据中成长起来的。还有就是媒体的推波助澜。融资的消息一直是媒体所关注的,不少媒体为了抢消息会捕风捉影,导致弄假成真。
虚报融资额真的好吗?
某位投资人曾说过,一般主动对外公布融资的,大多是自信不足的企业,多报金额的更是忽悠成分,公布融资好处是宣传企业,但坏处更多。走的太快,拔苗助长,往往会给公司的发展留下一些阴影,留下一些潜在的课需要去补。而最大的坏处就是对整个社会诚信的破坏。
创业者作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有责任和义务创造一个诚信、平台的社会环境;作为投资人,也有义务不鼓励自己投资的公司用夸大自己融资额和估值的方法来欺骗社会。同时,希望国内及时建立起公开透明的融资信息平台,对融资额进行真实披露,让资本阳光起来。